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以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促进天然气大流量贸易计量管理提升

发布时间:2024-04-18 来源:新闻中心

  计量管理是燃气企业其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是保障上下游公平贸易的一个前提,计量管理工作对于燃气企业的经营成效也有着直接影响。尤其是门站、大用户的大流量贸易计量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以北京燃气为例,2018年全年供气量为175亿m3,这175亿m3燃气通过遍布北京的10座门站67台大口径超声波流量计输送至各个调压站,逐级调压直到用户。这其中又有近70%的气量由北京市的各个发电中心通过大口径涡轮流量计进行贸易交接消耗使用。可以说,掌握了城市中大口径表具的计量管理工作,就是抓住了整个城市天然气计量的命脉,也抓住了整个城市天然气销售利润的命脉。

  负责北京燃气集团门站贸易计量、计量差管理、天然气气质设备管理以及数据分析。 负责门站计量、管网运行等相关课题研究。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有着60 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于2007 年5 月在香港资产上市,注册投资的金额58.836 亿元,国内唯一天然气累计购入量破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供销量破百亿立方米,日供应量破亿立方米的城市燃气企业。管网规模、燃气用户数、年出售的收益均位列全国前茅。北京燃气集团始终秉承“气融万物、惠泽万家”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将企业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一体化清洁能源运营商”。

  在我们多年的门站、大用户大流量贸易计量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标准化体系为导向,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两化融合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将标准化要求落到实处。标准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理念极大促进了北京市燃气集团贸易计量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已将上下游门站计量差从最初的1.5%降至2018年的0.49%,管网购销差从8%降至3.8%。做好大流量贸易计量管理工作对于燃气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大流量贸易计量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计算,涉及到管输的方方面面,需要汇集各项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等诸多方面。我们通过信息化手段,有力的推进计量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的建设,促进管理上的水准的提高。信息化的使用,固化标准化建设的成果,落实标准化要求。所以,标准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作为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信息化的核心就是需求分析,理清计量管理的链条,制定合理的制度、流程及相应的表单,而这些恰恰是标准化建设形成的成果。在标准化研究的成果上同时开展信息化建设将事半功倍,借助快速的提升的信息化技术,将标准化成果转化为信息系统及对应的人机界面,因此标准化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证明,通过深入推行标准化与信息化,将计量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串联起来,使其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整个业务链条的最佳秩序。并且依托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两化融合、协同发展,使工作效率、管理上的水准得到大幅提升。

  为保证计量管理有序进行,就应该逐渐完备计量规章制度。计量规章制度是做好计量工作的重要前提。燃气计量工作制度相较于其他工作制度来说,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涉及到计量器具选型、巡检、维护制度;不同仪表计量器具计量适合使用的范围,也涉及到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等。我们从09年开始慢慢地完善各项计量规章管理制度,编写了《北京市计量标准体系》、《燃气计量系统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修订了《门站计量差管理办法》、《门站、大用户流量计量检定实施办法》、《门站计量线、气质分析仪表巡检实施办法》、《运营调度中心流量计量周期检定证书管理办法》、《天然气气体质量管理办法》、《门站、大用户流量计量检定流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流程。除了管理制度的建设,我们更将标准化深入到每一个管理环节。针对门站、大用户使用的贸易计量仪表,编写了《大流量贸易计量仪表巡检作业指导书》、《气质分析仪表巡检作业指导书》,力求将巡检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从根本上保障了计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我们在管理制度、技术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信息收集与传递、反馈渠道,及时开展监督、检查与改进,努力实现技术标准全业务覆盖,管理标准全流程覆盖,工作标准全岗位覆盖,这些标准化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大流量贸易计量管理的水平,同时也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业务流程及相应表单的支持,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计量管理中,设备的管理是最基本的、最初的一个业务环节,尤其在大流量贸易计量管理中,涉及的计量设备繁多,数据信息庞大,如何让这些本不相连的设备信息串联起来,让这看似简单的业务环节发挥最大效能?

  根据标准化的创建成果,通过信息化系统将计量设备的基础信息,检定信息、组态信息等静态信息进行梳理,辅以维修、巡检、备件库存等动态信息,动静结合,高效的建立起完善的设备台账,实现设备从上线、使用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追踪。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能够迅速查看设备的维修信息,何时维修,维修什么零件,做到对计量设备健康状态心中有数,使设备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我们还推行了门站计量数据报表系统,减少以往人工数据录入错误及人工计算差错,解决报表填写和不能及时上报的问题。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搭建,摒弃了原有的传真、电话的上报方式。实现了门站计量数据报表标准化、规范化,切实加强了门站计量数据基础管理,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各门站每日天然气气量计量实时运行数据来进行统计,建立气量、气质数据库,每周、月、季度、年都会根据统计的计量数据分析制作报表,实时掌握计量数据变化趋势。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每天对两万多组计量数据来进行统计、比对以及分析,摸清上下游计量设备正常运行规律,在上下游气量差较大时,通过计量线的调整、匹配达到降低计量差的作用。

  2010年西郊门站自9月18日至9月26日期间有7天连续超差,平均计量差值为5.10%。经过对集团西郊门站运行的计量设备、设置参数及大量数据来进行多次核查与分析,均显示数据正常,后经过我们对同期上游计量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和大量计量数据的核查与分析,最终查出是上游计量设备出现偏差影响了双方贸易交接气量。经过与上游沟通,追回所损失的全部气量152万m3,挽回经济损失约246万元。

  2011年采育门站3月29日计量差1.60%,气量差值较平日高29%,我们马上对采育门站计量设备和各项计量参数进行核查,门站设备运转良好。同时审核上游计量数据,发现3月29日上游3#计量线供气量增大至当日供气量的80%,确认由于上游3#计量线%,该计量线的计量设备运行不正常。就此问题及时与上游进行了沟通,要求上游核查3#计量线上的计量设备。第二天(3月31日)上游3#计量线停运,计量差逐渐恢复至原有水平,因此每日减少集团损失约1.5万Nm3。

  仅2018年,通过门站计量数据报表系统上传的数据及数据分析,发现的上下游计量器具偏差较大的情况就近20余次,通过计量线的调整计量,实现了稳定降低计量差的目的

  依托计量制度的建立,明确了门站设备台账、数据管理的需求,这些管理需求通过系统的方式落地并持续固化、加强。及时有效的解决了上下游气量差过大的问题。保证了计量差在可控范围之内。

  实施标准化、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可以使各项规定更加明确具体,使整个业务链条的管理者、监督者、决策者都恪尽职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各项工作能按照标准要求扎实开展,从而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和业务能力,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尤其体现在计量器具的巡检工作中,通过巡检工作标准化的制定,开发使用巡检信息系统,进行周期性巡检工作。管理人员每天通过应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做巡检计划的下发,由厂商授权的技术人员根据巡检计划使用专业PDA在作业指导书的指导下对设备做包括外观、参数设置、运作时的状态等全方位的检查。所有巡检信息第一时间上传至巡检平台,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某一时段某种故障发生的频次,为管理者更好、更迅速的研判形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2018年全年共进行门站计量巡检1947台次,由于使用了更高效的PDA巡检系统,使巡检效率大幅度的增加,巡检次数同比增长155%,通过巡检计划以及巡检信息平台,实时查看巡检人员的位置,采取四不两直的突击检查的方式来进行巡检工作抽查,比对作业指导书,及时指正巡检中的问题,严控巡检细节,严把巡检质量。在巡检次数和质量的双增强的情况下,全年门站计量设备维修数量一下子就下降,仅为16次,同比降低61%。

  两化融合的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有利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同时提升了管理人员对现场生产的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为门站、大用户使用的大口径的流量仪表,尤其针对超声波流量计,除了日常的巡检维护外,与家用、工服用户使用的表计最大的不同就是计算方法的不同,它不仅仅需要温度、压力作为补偿,还需要气质分析仪表的数据来进行修正,也就是说,除了体积计量系统以外,还要结合气质分析系统的数据才可以做到更加准确的计量效果。

  过去我们通过人工定期到现场更改组态信息的方式保持两套系统的联通,不仅人力耗费极大,也常常无法及时来更新。北京作为世界第二大的天然气供气单体城市,气源多达近10种,气质变化复杂,常常由于不能及时来更新气质数据导致计量的偏差。

  2018年,我们制定了体积计量系统和气质分析系统互通互联的原则,有了管理的需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得以实现。这就是两化融合最好的体现,互通后的整套计量系统,计量准确率比之前提高了近0.3%。

  由于燃气行业的特殊性,天然气门站大多数远离市区,当其出现重大异常时,工程技术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现场,有时通过SCADA系统远传的数据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致使故障周期较长,严重影响贸易计量的准确、稳定。

  我们通过基于虚拟专用网技术,综合采用隧道、加密、密钥管理、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实现对流量计算机进行安全的远程维护。能使工程技术人员虽身在远方,但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利用信息和数据的交流,就如同在现场一样了解故障情况,实现对流量计算机及时的软件维护和故障解决,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故障排除,恢复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安全生产要求。

  除此之外,针对大用户等贸易计量站点, 利用数据采集、图像传输、图像识别等成熟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每日结算点自动进行表底数的图像采集工作,并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图像采集模块中进行图像识别和数据存储,将以往一月一结算变为每日确认贸易交接气量。同时还可以采集计量设备状态指示灯,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问题,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能够大大减少因巡检不及时带来的设备故障损失。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慢慢的改变着我们以往的管理模式,使之前管理工作中的痛点得以解决,使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以落地生辉,再由标准化进行指导,大幅度的提升了计量的管控水平。

  标准技术体系的构建以及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可以促使管理者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业务流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管理者心中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有力提升员工的计量技术水平和管理上的水准。另一方面,在实施标准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的过程中,管理者也能寻找业务链的不足,互相促进人员素质、技术能力、管理上的水准的共同发展。

  北京市燃气集团门站及大用户计量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逐步明确优化管理规定、实施流程,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始终将门站、大用户计量管理上的水准保持在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位置上。

扫一扫 更多精彩

扫一扫,加好友

咨询客服